平顶山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汉朝为什么出现那么多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的情况?

网络整理 2019-05-07 最新信息

汉朝为什么出现那么多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的情况?

汉朝自西汉刘邦称帝至汉献帝禅位曹丕共经历四百余年(中间有王莽夺位),期间多少出现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的情况,并且引发了两次大的矛盾激化。一次是外戚直接篡夺皇位,建立新朝。一次是引发内乱,最终导致汉帝国彻底覆灭。那么为什么汉朝会出现那么多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的情况呢。

汉朝为什么出现那么多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的情况?

首先,皇帝继位时大都是幼年,可以依靠的力量只能来自于母亲和母亲的娘家人。汉朝多次出现未成年皇帝继位的情况,未成年皇帝一般不能直接亲政,需要皇室成员和顾命大臣处理朝政。

虽然先皇去世前留下了顾命大臣,但皇帝和其母亲总是害怕大权旁落,所以更信任自己人,母亲的话往往在皇帝心中是最有分量的,于是皇太后的娘家人成为不二之选。这样皇家的势力就深入到国家的各个层面,外戚利用与小皇帝的这层关系,打击异己,最终把持朝政。

其次,小皇帝为了夺回权力,重用宦官导致宦官获得过大的权力。由于外戚对政权的掌控,即使小皇帝亲政也没有办法夺回权力。

汉朝为什么出现那么多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的情况?

皇帝只能利用自己身边的近人来与外戚斗争。与外界接触少的皇帝只能选择身边的宦官,利用他们发展自己的势力,最终从外戚手里夺回权力,自然很重视宦官。而宦官作为畸形人,不好女色,一般只贪恋权势,尤其是前呼后拥的感觉,缓解他们因生理缺陷的自卑。企图控制皇帝,享受权力。

第三,七国之乱使皇帝惧怕内亲,给外戚掌握权力以机会。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彻底表明汉初对宗室的分封是失败的,也促使汉景帝、汉武帝采取措施解决封国问题,加强对刘姓贵族权力的制约,使刘氏无法参与朝政。

导致外戚最终夺权。东汉时期,宗室实力已经很弱,恢复汉家天下的刘秀出身也很破落,因而宗室对于政权的帮助不大,只能选择与豪强家族联姻,形成豪门左右皇权。

汉朝为什么出现那么多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的情况?

第四,以孝治天下,促使外戚地位升高逐步超过刘姓。汉初因诸吕专政,因为大臣对外戚实力过大的顾虑,因为选择势单力薄的代王刘恒,刘恒从小随母亲待在苦寒的代地,相依为命的日子让继位的刘恒更加孝顺母亲,而由此出现了以孝治理天下的局面。这种情况也间接促使外戚专政。

第五,政治清算代价太高,促成外戚必须保持自己的位置。因为汉朝长寿的皇帝并不多,多次出现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同时出现的局面。

按照当时的政治规矩,太皇太后家族要把权力让给皇太后家族。然而谁都不想失去到手的权力,而失势一方面临被严重打击的可能,所以外戚都不愿意放弃权力。长期掌权其实也是家族安全的保障。

汉朝为什么出现那么多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的情况?

第六,为了把握权力,强行决定皇帝的废立。汉代,外戚对权力的掌握体现在对皇帝的废立,尤其是东汉多次出现小皇帝,而小皇帝长大后受多种原因影响,年龄不大就去世,剩下的幼子被宦官集团利用。

成为外戚和宦官集团争夺控制权的焦点。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先后确立刘辨和刘协,刘辨是因为是何太后的儿子、大将军何进的外甥,为了争夺权力,十常侍选择拥立刘协为皇帝。

这样就形成了为了争夺权力,外戚与宦官决定皇帝废立的局面。虽然最终因为董卓进入长安而两败俱伤,但是双方为达到目的已经开始不择手段,违背人臣伦理,决定主子的废立。

汉朝为什么出现那么多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的情况?

最后,从整体看,当时相权与皇权旗鼓相当。中国封建社会就是一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作为一对矛盾体,臣子与皇帝有时候相安无事,彼此成就。

有时候臣子势力过大,皇帝就相当于傀儡,整个汉朝出现大臣左右皇权的情况。可见这个时候皇权比较脆弱,有势力的臣子对皇权有很大的威胁,对抗这种威胁需要皇帝利用外戚和近侍来打击做大的臣子,这也促成了,外戚和宦官集团的壮大,而外戚和宦官有因为权力争夺而彼此不喜欢,分属两个阵营。

汉朝为什么出现那么多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的情况?

通遍分析后,不难看出汉朝出现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的情况不是偶然的,而是这个王朝存在问题在内部权力分配过程产生的。最终因矛盾激化引起的农民起义和军阀混战而寿终正寝。

本文作者:历史不还(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818545673293057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汉朝   政和   汉献帝   汉景帝   汉武帝   七国之乱   汉文帝   不完美妈妈   西汉   东汉   刘邦   曹丕   何进   王莽   十常侍   董卓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