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连董卓都读书,你还在问读书有什么好处?

网络整理 2019-04-22 最新信息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赖正直

说到董卓,大部分人脑海里浮现出来大概是一个体型庞大、满脸横肉、须发戟张、杀人不眨眼的粗野武夫甚至是恐怖黑暗大魔王的形象。但是,如果不受小说、漫画、影视剧中董卓形象的影响,而是认真读读《后汉书》《三国志》中的记载,就不难发现,其实董卓也是个读书人。

连董卓都读书,你还在问读书有什么好处?

一、董卓的工作经历是汉代士大夫的标配履历

《三国志·董卓传》载,董卓在“汉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汉朝时的良家子,是指非医、巫、商贾、百工等贱民之家的子女。羽林郎一般也多从士大夫、贵族子弟中选拔。可见,董卓年轻时的家庭条件是比较优越的。

《三国志·董卓传》注引《英雄记》载,“(董)卓父君雅,由微官为颍川纶氏尉。”董卓的父亲曾当过颍川郡纶氏县的县尉,这一官职不算大,但却是朝廷直接任命的官员,算是“朝廷命官”,这在传统乡里地域社会中非常有利于提升董氏家族的地位。董卓之父的任职履历表明,董卓家族的社会地位至少不会太低,一般据此推测董卓家族应为陇西豪族(至今仍有许多董姓宗族以“陇西堂”为堂号)。

董卓的家庭出身给他提供了读书的条件。而董卓的早期工作经历也表明,他是读过书的。

《三国志·董卓传》注引《吴书》载,“凉州刺史成就辟(董)卓为从事”,又载,“并州刺史段颎荐(董)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掾”。董卓曾在凉州刺史衙署和司徒府里面担任“从事”和“掾”,这两种职务都是高级军政长官的办公室工作人员,虽然董卓是因为能打仗才被推荐任职的,但他既然在办公室工作,平时就免不了要经常处理很多文书往来的事务,没读过书、没点文化是肯定胜任不了的。

而且按照当时的惯例,从事、掾等属官一般是从士大夫家族中选任,因为当时的基层社会基本上控制在世家大族手里,只有他们的家族成员才能确保政府的政策能贯彻落实到基层社会。

而这些士大夫家族的子弟通常是要读书接受教育的。可以参考大家比较熟悉的曹操的情况。在曹操的司空府和丞相府里,担任过从事或掾的有崔琰、王朗、陈群、王粲、刘晔、毛玠、贾逵等人,无一例外都是世家大族出身的读书人,那些行伍出身、没读过书的于禁、乐进等人只能当军司马、帐下吏,但绝对不可能进入曹操的幕府担任从事或掾。

董卓当过羽林郎、州从事、司徒掾,这些都是汉代士大夫常见的任职履历。特别是董卓能够当上司徒掾,那是很不简单的事。司徒是三公之一,是东汉时期的宰相,董卓进入司徒府当司徒掾,就好像现在在国务院办公厅或者总理办公室工作一样,足以吹牛一辈子了。

董卓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经历,原因就在于他是汉代士大夫队伍中的一员,是学过儒家经典的读书人。董卓之所以会给人留下一介武夫的印象,那是因为他长期在凉州与羌人交往、作战,养成了粗犷、野性的生活作风,在士大夫中属于特立独行的另类。

连董卓都读书,你还在问读书有什么好处?

二、董卓懂兵法,有一定的军事理论水平

董卓虽然读过书,但他并不打算按照一般士大夫举茂才、举孝廉的套路进入仕途,而是选择在边关打仗立军功。

他最先是跟随名将张奂到并州讨伐反叛的羌人,后来又到凉州与羌人、匈奴人作战,还打过黄巾军,汉灵帝时,董卓与皇甫嵩等六路兵马征讨边章、韩遂及先零羌,《三国志·董卓传》载,“时六军上陇西,五军败绩,(董)卓独全众而还,屯驻扶风。拜前将军,封斄乡侯”。

事实证明董卓的选择很合乎他的豪爽性格,董卓的确很能打仗,不但实现了大多数读书人可望不可及的“封侯拜将”的梦想,而且练出一支特别能打的部队,为他以后夺取朝廷大权打下了基础。

连董卓都读书,你还在问读书有什么好处?

董卓打仗不光是靠经验,有迹象表明,他的兵法造诣也很高。《后汉书·皇甫嵩传》载,汉灵帝时,凉州有个叫王国的人起兵造反,叛军向长安进军,包围了陈仓县,董卓和皇甫嵩同时奉诏进兵讨伐王国。董卓向皇甫嵩主张:“智者不后时,勇者不留决。速救则城全,不救则城灭,全、灭之势,在于此也。”在王国攻打陈仓失败后,皇甫嵩要追击,董卓表示反对说:“不可。兵法:‘穷寇勿追,归众勿迫。’今我追(王)国,是迫归众,追穷寇也。困兽犹斗,蜂虿有毒,况大众乎!”

董卓的话说得蛮有水平,动辄引用兵法书上的经典论断,显得颇有说服力。这表明董卓是熟读兵法书的,而且理论联系实际,能做到随口引用,有一定的兵法造诣。虽然董卓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他是故意与皇甫嵩作对,这恰恰说明他的军事理论水平相当高,以至于能够随时结合战场实际情况,运用兵法理论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董卓熟悉历史,讲话时各种典故信手拈来

董卓不但读兵书,而且还读史书。《后汉书》《三国志》中记载了他和卢植、杨彪、黄琬等朝廷重臣的几段对话,无不引经据典,灵活运用多个历史典故,慷慨陈词,侃侃而谈,他面对的卢植、杨彪、黄琬等朝廷重臣都是饱读诗书的大儒,但董卓在对话之时丝毫不落下风,这其中既是因为董卓的官职、地位、权势形成了强大气场和震慑力,也是因为董卓熟悉历史,对历史典故有独到的理解,故能舌战群儒,持论不倒。

《后汉书·董卓传》载,董卓第一次提出废立皇帝的建议,是在一次百僚大会上,董卓开篇立论的格局就很大:“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为政。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陈留王,何如?”看到群臣不敢回答。董卓又说:“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剑。有敢沮大议,皆以军法从之。”

董卓的两段讲话中引用了三个典故。

第一是伊尹。伊尹是商朝大臣,据说他曾放逐不守成法的商王太甲,代为执政三年,在太甲改正错误后才迎回复位。

第二是霍光。霍光是汉武帝托孤的重臣,在汉昭帝崩后,迎立昌邑王刘贺,因刘贺荒淫无道,霍光在刘贺即位二十七天之后又将其废黜,改立汉宣帝刘洵。

第三是田延年。霍光在与群臣商议废黜刘贺时,群臣都不敢表态,这时,大司农田延年离席按剑,大喝:“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于是大家纷纷响应霍光之议。这就是董卓所说的“霍光定策,延年按剑”。

连董卓都读书,你还在问读书有什么好处?

董卓所引用的三个典故,用得非常妥帖,非常应景,完全符合他当时的处境。后世在说到废立皇帝的时候,都说“行伊、霍之事”。实际上,把伊尹和霍光并列,董卓是历史上的第一人,王莽在废黜汉哀帝的时候都没有提到霍光。所以,董卓可以说是“伊霍”这一典故的创造者。董卓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典故,可见他对前朝霍光的故事非常熟悉,看来董卓平时没少读历史书。

后来,董卓打算迁都长安,再次召集公卿会议。董卓一开口又是一番历史典故:“昔高祖都关中,十一世后中兴,更都洛阳。从光武至今复十一世,案《石苞室谶》,宜复还都长安。”你看,又是汉高祖,又是光武帝,还有当时十分流行的谶纬预言图书——《石苞室谶》,可见董卓读书时涉猎范围很广嘛。

迁都毕竟不同于废帝,话题没那么敏感,这时总算有人敢提意见了。司徒杨彪首先质疑:“海内动之甚易,安之甚难。又长安宫室坏败,不可卒复。”杨彪很谨慎,他知道董卓有文化懂历史,不敢拿前朝故事来忽悠董卓,只好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长安的宫殿年久失修,一下子也修复不好,怎么办?

没想到,董卓的历史知识范围远远超出杨彪的想象。对杨彪的问题,董卓不屑地笑了:“武帝时居杜陵南山下,有成瓦窑数千处,引凉州材木东下以作宫室,为功不难。”什么冷僻的历史知识都瞒不过董卓,他竟然连长安杜陵南山下有汉武帝用过的砖瓦窑都知道。

杨彪的质疑被董卓用丰富的历史知识破解,顿时无话可说。太尉黄琬知道驳不倒董卓,只好出来打圆场:“此大事。杨公之语,得无重思!”意思是说,迁都是大事,杨彪的话也有道理,咱们别着急,以后再慢慢研究。

董卓知道他们辩不过自己,只是想拖延时间而已。但董卓雷厉风行,岂容他们耍赖。会议一结束,黄琬、杨彪双双被免职。董卓自任太尉,司徒则换成支持迁都的王允。王允知道董卓是爱读书的文化人,在迁都时“悉收敛兰台、石室图书秘纬要者以从”。

董卓确实是杀人如麻的魔头,但他平时也读书学习,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修养,两种看似矛盾的气质,就这样同时集于一人身上。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吊诡。

四、董卓很有政治眼光,实行过一些有远见的政策措施

从董卓在历史上的一系列表现来看,他很有政治眼光和政治见识,不是头脑简单的一介武夫。

(一)董卓主动迎接汉少帝

董卓之所以能够主宰朝政,是因为他在大将军何进被杀、袁绍兄弟屠杀宦官的政局混乱之际,接到了逃出宫外的汉少帝,从而掌握了朝廷的控制权。

当初,何进为了迫使何太后同意其除灭宦官,召来了好几支地方部队,并非只有董卓一支。《后汉书•何进传》载:“(何进)遂西召前将军董卓屯关中上林苑,又使府掾泰山王匡东发其郡强弩,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诛宦官为言。”可见,除了董卓以外,何进还召来了王匡、桥瑁、丁原等几支部队,均驻扎在洛阳周边。在外戚集团垮台、皇帝被宦官劫走的情况下,谁的部队能够从宦官手里夺回皇帝,谁就能取得左右政局发展的主动权。

第一个接到少帝的人,偏偏是董卓。为什么?按照《后汉书》的说法,“(董)卓远见火起,引兵急进,未明到城西,闻少帝在北芒,因往奉迎。”可是,在洛阳周围的部队那么多,为什么丁原、桥瑁、王匡等人都没有看到“火起”,只有董卓的部队看到了呢?董卓“闻少帝在北芒”,他又是听谁说出这么准确的消息的呢?

要知道,董卓在何进被杀之前是驻军于洛阳城西的上林苑,而汉少帝一行出洛阳城后是朝着东北方向去往小平津,董卓在大半夜从城西跑到城东北,自然是掌握了相当准确的情报,否则怎会平白无故率兵绕城半圈?

连董卓都读书,你还在问读书有什么好处?

原因就在于,第一,董卓在宫廷内部有线人为他提供情报,这个线人很可能就是他那个在宫中担任奉车都尉的弟弟董旻。第二,董卓的政治敏感性很强,政治站位很高,他收到董旻传来的宫廷发生政变的情报,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他一边指示董旻继续关注事态发展,一边动员军队做好随时出兵的准备。因此,在接到汉少帝出城前往小平津的情报后,董卓能够带领兵马从城西追到城东北,这种高效的决断力和执行力是非常惊人的。

董卓敏锐的政治意识,一方面是他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历练出来的,另一方面也是他在自幼的读书学习中培养起来的。董卓能够在何进召集的各路兵马中抢到先机,脱颖而出,这就是董卓的本事,不服不行。同样统领兵马在洛阳附近的丁原、王匡、桥瑁等人就没有这样的本事。

(二)董卓实施了政治体制改革

东汉王朝沿袭秦和西汉的传统,实行以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为宰相的制度。但到了东汉中后期,外戚擅权专政,权力落入了专由外戚担任的大将军手里,三公被架空,只是空有崇高的地位和待遇,没有实权。何进在担任大将军的时候,有事都是找袁绍、曹操、陈琳、何颙等亲信商量,当时的三公——太尉刘虞、司徒丁宫、司空刘弘,基本上没有什么存在感。

董卓奉大将军何进之命进京,在何进身亡,董卓掌握实权后,董卓本来完全可以自己继任大将军,继续实行外戚专政。董卓曾经认汉灵帝亲生母亲董太后为姑,说起来也可以算是外戚,具有担任大将军的资格。但董卓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废除了大将军这一职务,由黄琬任太尉、杨彪任司徒、董卓本人任司空,恢复了三公执政的制度。因为董卓和当时读过书的士大夫们一样,内心认同外戚专政是弊政,只有恢复三公共同执政的制度,才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出路。

连董卓都读书,你还在问读书有什么好处?

司徒 杨彪

据《三国志·刘表传》,刘表原来在何进的大将军府中任府掾,董卓执政后调任北军中候,也从侧面反映了董卓实行改革,大将军一职被废除,作为大将军执政机构的大将军府也被解散、人员被分流的事实。

董卓的改革措施,表明他和当时的士大夫一样具有共同的政治主张,是有政治眼光的表现。这说明董卓读书的范围不仅包括军事书、历史书,还包括政治书。董卓的那些不读书、没文化的手下,如李傕、郭汜等人,就不可能有董卓这样的政治眼光,他们不会采取任何改革弊政、稳定局面的措施,只会把事情搞乱。

(三)董卓起用了一批人才

《后汉书·董卓传》载,董卓执政掌权后,“忍性矫情,擢用群士。乃任吏部尚书汉阳周毖、侍中汝南伍琼、尚书郑公业、长史何颙等,以处士荀爽为司空,其染党锢者陈纪、韩融之徒,皆为列卿。幽滞之士,多所显拔。”

此外,董卓还重用曾被宦官迫害的大学者蔡邕,对蔡邕几乎是言听计从。董卓根据周毖的建议,对出逃的袁绍等人既往不咎,还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封邟乡侯,袁术为后将军,封阳翟侯。另外还提拔了一批与袁绍关系密切的士大夫,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董卓还和黄琬、杨彪一起诣阙上书,为陈蕃、窦武及在“党锢之祸”中遇难的党人伸冤,为他们平反,恢复官职和名誉,起用他们的子孙。

董卓起用了这么一大批人才,是因为《后汉书》所说的“忍性矫情”吗?不,我觉得恰恰相反,重用这些士大夫,正是董卓的真性情,是他真实的内心意图。董卓本身就是读书人,他对同为读书人的士大夫集团有着天然的好感,就连当面和他顶撞,差点动起手来的袁绍,董卓都不以为忤,继续给他升官进爵。董卓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努力地向士大夫集团搞好关系,目的是希望这些士大夫们能够把他也当作士大夫集团的一员来对待。

连董卓都读书,你还在问读书有什么好处?

可惜,袁绍并不希望有人来和他一起分享最高权力,他坚决拒绝和董卓和解。而且,董卓在凉州养成的残忍狠辣的做事风格,客观上也让士大夫们反感,难以和他接近。所以董卓未能如愿地回归士大夫集团,始终被认定是一个赳赳武夫。

(四)董卓有意抑制凉州军事集团

《后汉书·董卓传》载,董卓在重用了一大批士大夫的同时,“(董)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事实正如史书所载,在董卓的凉州军事集团的主要成员中,只有董卓的弟弟董旻任左将军,达到了“位比九卿”的级别,而其余诸将,例如吕布、牛辅、徐荣、董越俱为中郎将,董璜、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为校尉,确实是“但将校而已”。

董卓身为读书人,对凉州军事集团的这些将领表面上“亲爱”,其实他内心根本看不起这些粗野的武人,他觉得这帮兔崽子打仗还可以,但不读书、没文化,很多人还是文盲,大字不识一个,搞政治是绝对不行的,更不能给他们高官显爵,让他们误以为自己了不起。

后来的事实证明,董卓的做法很有政治远见。董卓被杀后,李傕、郭汜等人夺取了朝廷大权,他们滥封官职,李傕为大司马,张济为骠骑将军,郭汜为车骑将军,个个野心膨胀,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连董卓都读书,你还在问读书有什么好处?

还是董卓眼光犀利,有远见,早就看穿了李傕、郭汜这帮没文化、没见识的家伙的老底,要是让他们掌权,准得把事情搞砸,所以始终有意识地从政治上把他们压得死死的,不让他们闹腾。没想到王允把董卓杀了,自己又压不住这帮魔头,最后给了他们出头胡闹的机会,搞得政局一团糟。

五、结束

两汉时期盛行儒家经学,社会上读书的风气很浓。当时很多手握重兵的军阀,其实都是读书人出身。袁绍、袁术出自经学传家的名门望族,世代修习《孟氏易》,刘岱、陶谦曾当过太学生,公孙瓒、公孙度都拜名家为师,孔融、刘表更是一代儒宗。

据《三国志•武帝纪》载,就连一向藐视世家大族、敢于提拔重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的曹操,年轻时也曾在谯县老家“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后来戎马倥偬,仍然“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

刘备年轻时“不甚乐读书”,但也曾拜大儒卢植为师,后来刘备更加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在临死前交代刘禅:“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还让诸葛亮抄写《申子》《管子》《韩非子》《六韬》给刘禅学习。

孙坚虽然自己不读书,但却让儒学名家胡综陪孙权读书,孙权后来也劝吕蒙、蒋钦读《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显然是以读书为荣。

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作为陇西豪族子弟的董卓,读过书也是很正常、很合理的事情。而且董卓读的书种类很多,内容很广,又不读死书,能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讲话都很有水平,是文化素养比较高的士大夫军阀。

汉末三国的历史为什么有着独特的魅力,让千百年来的人们津津乐道?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这些争霸的英雄们,都是有文化的读书人(这一点明显有别于后来的十六国、隋末、唐末五代乃至元末、明末时期),所以才能在政治军事斗争中智计频出,往往在关键时刻逆转局势,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使局势的发展呈现戏剧性,这样的一段历史就像一部悬疑大片,让你总是猜不到结局,只能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读过书的文化人,打起架来都是这么精彩。你说读书有什么好处?

参考文献

【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0年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版。

方诗铭:《论三国人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蒙思明:《魏晋南北朝的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于涛:《三国前传:汉末群雄天子梦》,中华书局2006年版。

END

作者简介

赖正直,男,80后,南蛮,刑事法官,法学博士。原本爱读史书,为稻粱谋选择了法律专业。法学和史学其实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都重视证据,都是在利用残缺的不完整信息拼接还原已经过去的事实真相,因而在写文章时常常会有把历史事件当作悬案来查的感觉。著有《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研究》、《毒品犯罪案件证据认定的理论与实务》等书。目前的小目标是写一部历史小说。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连董卓都读书,你还在问读书有什么好处?

连董卓都读书,你还在问读书有什么好处?

鲁智深:最关心妇女的人成了佛

连董卓都读书,你还在问读书有什么好处?

名妓从良后,嫁给了哪些“老实”人?

连董卓都读书,你还在问读书有什么好处?

阿拉伯史番外 | 伊斯兰教派知多少?

知道点儿新故事了吗?知道你就点个赞告诉我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本文作者:时拾史事(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251707296396134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董卓   读书   曹操   皇甫嵩   历史   汉朝   凉州   后汉书   黄琬   卢植   汉灵帝   羌族   举孝廉   韩遂   陇西   文化   三国志   乐进   崔琰   汉桓帝   于禁   儒家   大众汽车   扶风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