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公孙瓒陷阱:白马将军威震天下,看似强大却从未走出自己内心世界

网络整理 2019-06-14 最新信息

公孙瓒这个人,很多人不是很熟悉,只知道他在《三国演义》早期出场,是十八路诸侯之一,和刘备经常互动,后来被袁绍击败,先杀了老婆孩子,然后自杀了。从小说中看,公孙瓒好像不是一个特别厉害的角色。

可实际上,公孙瓒曾是割据北方的最强诸侯之一。他占据幽州,手握十余万大军,拥有当时最精锐的骑兵之一幽州骑兵。刚开始时公孙瓒的势力,明显强于后来三分天下的曹操、刘备和孙氏父子。

那后来公孙瓒为啥失败了呢?诶,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一下公孙瓒失败的原因。

公孙瓒陷阱:白马将军威震天下,看似强大却从未走出自己内心世界

白马将军公孙瓒


白马将军,威震天下

公孙瓒出身豪族,但因为母亲地位低(小妾),所以在家里不被重视,只能去做个小吏。但他小吏做得不错,后来被举荐做了郎官,被任命为辽东郡的长吏。

汉末东北边境,经常受到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的骚扰。到辽东郡当长吏后,公孙瓒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他特别勇猛,打仗是一把好手。

公孙瓒打仗时,经常身先士卒。有一回,公孙瓒带领几十个骑兵到边境巡逻,意外遭遇几百个鲜卑骑兵。公孙瓒和手下说,要不豁出命去,我们都得死在这!说完,他身先士卒,手持双刃长矛,驱马杀入敌阵,杀伤数十人,带领手下突出重围。

公孙瓒还很有战术头脑。比如他手下著名的骑兵“白马义从”,其实就是一种战术需要。其实当时不流行骑白马,因为白色是一种不吉利的颜色。但公孙瓒不但自己骑白马(有人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白马将军),而且还选了十几个手下和他一起骑白马,号称“白马义从”。每次开战,公孙瓒就率领“白马义从”,当尖刀班、敢死队,冲击敌阵。

公孙瓒陷阱:白马将军威震天下,看似强大却从未走出自己内心世界

白马义从

公孙瓒带头冲锋,可不是为了耍帅,而是有两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提升部队士气。当时打仗主要比部队的士气,士气高的一方通常会打胜仗。你看《三国演义》中,两军大将阵前单挑,赢的一方通常就趁势掩杀过去,输的一方通常会大败,就是因为士气。公孙瓒是指挥官,他这么带头一冲,你想整个部队的士气能不上来么?

第二个目的,是集中力量,利用局部优势击溃敌人。当时骑白马的人少,公孙瓒和“白马义从”在战场上特别显眼,就相当于旗帜一样,给部队指出攻击的方向。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迅速形成局部优势,击溃敌人。后来,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扩展到几千人,这批精锐骑兵本身就足够强大,定点攻击敌人的任何一个部位,都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打仗勇猛,战术素养又高,少数民族都被公孙瓒打怕了。当时乌桓骑兵就相互告诫,千万要避开骑白马的公孙瓒。黄巾起义时,公孙瓒仅以两万的兵力,破了青、徐两州三十万黄巾军,斩杀数万,俘虏七万,缴获了好几万车辆辎重。此战过后,公孙瓒称得上是威震天下。

后来,公孙瓒从小小的辽东属国长史,经骑都尉、中郎将,一路升到奋武将军、蓟侯(可别小看蓟侯,这是个县侯,在诸葛亮的武乡侯和关羽的汉寿亭侯之上),都是因为军功,打仗厉害。

那这么厉害的公孙瓒,最后咋就败了呢?而且还败得那么惨?

以刘虞为假想敌连续犯错,造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可能有人会说,公孙瓒败亡是因为界桥大战被袁绍打败了。其实这是受到演义影响,把问题简单化了。界桥大战公孙瓒是败了,但并没有一败涂地,他随后的反击差一点就干掉袁绍。实际上,界桥之战后,袁绍和公孙瓒形成了对峙局面,袁绍当时并没有能力消灭公孙瓒。

真正让公孙瓒失败的,是他弄错了主要敌人,接连犯错,并造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把自己给坑了。

公孙瓒把谁当成主要敌人了呢?他的顶头上司,幽州牧刘虞。

公孙瓒陷阱:白马将军威震天下,看似强大却从未走出自己内心世界

以仁德著称的刘虞

刘虞是中央派到幽州的,目的是保民安边,对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毕竟总打仗得花太多的军费。刘虞这个人以仁德著称,史籍记载说,闹蝗灾时,连蝗虫都不从刘虞的地盘飞。当然这种记载比较夸张,但也能从侧面证明刘虞这个人道德水准肯定是很高的。

而且,刘虞还没啥政治野心。当年董卓废汉少帝时,袁绍和韩馥就找到刘虞,支持他当皇帝,因为刘虞是汉室宗亲,也算有点合法性吧,但刘虞坚决拒绝,为此差点没跑到匈奴去。

但公孙瓒还是把刘虞视当成头号敌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公孙瓒是武将,军功是他晋升的通道,刘虞的怀柔政策会让公孙瓒变得没有存在感。第二,一山不容二虎,公孙瓒总觉得刘虞要夺自己的地盘。

于是,公孙瓒就明里暗里使各种小动作,比如不听刘虞指挥啊,派人劫杀少数民族使者啊,派人抢劫刘虞给少数民族的物资啊,总之想办法损害刘虞的威信,破坏刘虞安抚少数民族的策略。

把没有政治野心的刘虞当成主要敌人,这是公孙瓒犯的第一个错误,推倒的第一张骨牌。

公孙瓒陷阱:白马将军威震天下,看似强大却从未走出自己内心世界

当时的幽州形势

后来,因为一件别的事儿,袁术找刘虞借几千骑兵。公孙瓒跑去告诉刘虞,你可千万不能借兵给袁术,这家伙野心太大。但刘虞没听,坚持借兵给了袁术。这下公孙瓒就慌了,如果袁术得知我阻挠刘虞借兵给他,他会不会怨恨我?如果他和刘虞联合,那我不就陷入劣势了吗?

为了消除刘虞借兵的影响,公孙瓒也派一千骑兵去帮助袁术,要把敌人的朋友变成自己的朋友。而且,他还更进一步,派堂弟公孙越亲自率领这一千骑兵。结果,意外发生了。袁术和袁绍发生了冲突,公孙越阵亡。公孙瓒找袁绍报仇,发生了界桥大战。这样,公孙瓒就在没有搞定刘虞的情况下,给自己又增加了一个敌人袁绍。

借兵给袁术造成公孙越阵亡,并以此攻击袁绍,这是公孙瓒的犯下的第二个错误,推倒的第二张骨牌。

界桥大战失败后,公孙瓒被迫战略收缩。这时,他正确的战略应该是缓和与刘虞的关系,缓和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避免三线作战。但公孙瓒始终把刘虞看做自己最大的威胁,在刘虞居住的蓟城中修了很多工事,同时还经常纵容士兵抢掠百姓。

刘虞终于忍无可忍,派兵攻打公孙瓒。其实刘虞有十万大军,正经打不一定会输。但刘虞这个人因为德行好,打起仗来总是畏手畏脚。比如,他要火攻公孙瓒,却不许士兵烧毁周围的民居,结果士兵们畏手畏脚,这仗根本没法打。公孙瓒反而抓住机会,趁风纵火,凭数百精兵就打败了刘虞,活捉了刘虞一家。没几天,公孙瓒就假借朝廷之名,斩杀了刘虞。

结果这一下犯了众怒。刘虞死后,刘虞的旧部鲜于辅等人,联合少数民族军队和袁绍,动员了十多万大军一起攻打公孙瓒。公孙瓒被打得无还手之力,只得退回易县固守。

杀死深得民心的刘虞,犯了众怒,这是公孙瓒第三个错误,推倒的第三张骨牌。

公孙瓒最后使用的防守手段就非常愚蠢了,他修建了许多高台,储存了能吃好多年的粮食,带人躲在上面。公孙瓒扬言,我就在这上面不下去,你能把我怎么地?等我吃完这些粮食,天下大势就变了。

结果,袁绍大军使用了“地道战”,挖地道毁了公孙瓒居住的高楼。公孙瓒自知必败,先杀光了自己老婆和孩子,然后自杀了。

真正的败因:没法突破成长过程中的局限性

所以公孙瓒的失败,乍看起来像是因为没有战略眼光,弄得自己树敌太多,多线作战。

公孙瓒第一个没有战略眼光的体现,是他没处理好和刘虞的关系。刘虞没啥野心,只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干好中央安排的任务。所以,公孙瓒其实应该妥善处理好和刘虞以及感恩刘虞的少数民族的关系,搞好内部团结,并向外扩张,才是王霸之道。《后汉书》就说,要是刘虞公孙瓒同心协力,修城聚粮,蓄积力量,凭借燕蓟富饶之地,建功立业不是问题。这一点公孙瓒就不如袁绍看得清楚,袁绍在起兵时,就定下“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的策略。

公孙瓒第二个没战略眼光的体现,是他没处理好和袁绍的关系。公孙瓒攻击袁绍的直接起因,是公孙越和袁绍打仗时被箭射死了。其实战场上刀枪无眼,怕死就不该上战场,公孙瓒派公孙越领军作战时,就应该有这种心理准备,不能全赖人家袁绍。

而且,公孙越死后,袁绍想让公孙瓒当渤海太守,以此求和。这时,如果公孙瓒明智,就应该学习曹操,死了儿子依然能和张绣合作。如果公孙瓒和袁绍合作,不纠结于一时之得失,那他的命运可能就是另一番样子了。

公孙瓒陷阱:白马将军威震天下,看似强大却从未走出自己内心世界

公孙越

那说到这儿有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为啥公孙瓒这么没有战略眼光呢?是这个人天生就笨么?当然不是,公孙瓒不得不和刘虞为敌,不得不和袁绍为敌,主要是公孙瓒根基不稳,在幽州不得民心。

所谓不得民心,说的并不是老百姓,而是当地的士族豪强。东汉有个鲜明的特点,士族豪强会占据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主导权,是重要的政治力量。诸侯们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支持,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兵有兵;如果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那在地方上生存就很难了。

公孙瓒的问题就在于,他没法得到士族豪强的支持,在幽州缺乏统治基础,所以他的战略不能向内深挖,就只能对外扩张,不断和别人发生冲突。比如刘虞一到幽州,当地的士族豪强就纷纷归附于刘虞。刘虞被公孙瓒杀死后,反对公孙瓒的刘虞部下也是当地的士族豪强。

那这就奇怪了,公孙瓒在幽州也算经营多年,为何就不如一个刘虞呢?真是因为刘虞仁德么?

当然不是,其根本原因,是公孙瓒始终没有走出成长环境带来的局限性。

公孙瓒本人,也出生在当地豪族,但因其母身份低贱(一说是小妾),所以他在家族中很受轻视,从小没经过啥正经的教育,第一份工作是很多豪门子弟不屑干的小吏。他从被人鄙视的小吏做起,然后在战场上刀头饮血,出生入死,最后成长为一方诸侯。

这样的成长经历,让公孙瓒对士族豪强的心理有些扭曲。裴松之引《英雄记》中的记载说:“衣冠子弟有材秀者,必抑使困在穷苦之地”,公孙瓒对那些有才学的豪族子弟,要打倒,踩死,甚至杀害,一杆子打翻一船人。而且,公孙瓒还说过,士族豪强的弟子,都太过骄傲,自己忍受不了。

公孙瓒陷阱:白马将军威震天下,看似强大却从未走出自己内心世界

公孙瓒能用的,只有关靖这种水平的人才

所以公孙瓒“所宠遇骄恣者,类多庸儿”,他结交的宠爱的,都是当时不入流的各种人物,比如算命的,卖布的,商人,酷吏,等等。比如后来给公孙瓒出馊主意,死守高台等死的关靖,就是酷吏出身,善于谄媚但没有谋略。

正是因为公孙瓒刻意排斥地方士族豪强,士族豪强只好与其它势力合作。这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让公孙瓒在以后的战略选择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其实这一点,公孙瓒真应该好好学习曹操。曹操也被认为出身不好,但他通过一番努力,克服了出身带来的局现性,最后成就一番大业。

所以,公孙瓒之败,根本原因在于始终没有走出成长环境带来的局限性,走不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他的人生,是向内打开的,而不是向外生长。

所以,想改变世界,真得先改变自己啊!

参考文献:陈寿:《三国志》王粲:《汉末英雄记》罗贯中:《三国演义》鱼豢:《魏略》方诗铭:《从&lt汉末英雄记&gt看公孙瓒》
公孙瓒陷阱:白马将军威震天下,看似强大却从未走出自己内心世界

本文作者:卡卡读三国(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184480431931444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公孙瓒   刘虞   三国演义   袁术   袁绍   关羽   刘备   不完美妈妈   Jeep指挥官   诸葛亮   匈奴   韩馥   曹操   汉寿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