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马赛:考古让这个群体成为一个鲜活的、有记忆的、有情感的人|马赛|路真传奇全集新疆|考古

网络整理 2017-06-20 最新信息

亚心网讯(记者闫小芳)笔记本、笔、GPRS、地图,她就这样带着她的“随身四件套”走进了我们的视线。

都说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那么她属于第四种,幽默的女博士。除去考古工作者的身份,生活中的她风趣幽默,具备所有80后特质。

她叫马赛,从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至今,马赛从事考古已近十年时间。

关于考古:是让这个群体成为一个鲜活的、有记忆的、有情感的人

“喏,看,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给我个坐标我打个点”……在达噶特达坂前,马赛从随身带的七八张地图里抽出一张,指着某一个点给大家介绍道。凑近一看,图上密密麻麻满是她标记的点,因为很多点在之前的地图上标记,她回去方便更好的完善地图。

工作中的马赛 

作为这次“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巴音布鲁克草原综合科考中唯一的女考古工作者。问道为什么会选择考古?马赛先是不好意思一笑,而后坦然说到:“当年是因为专业调剂没办法,不过现在是真的很喜欢,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其实考古工作和考古学家也许和大多数人的想象都完全不同。

她的办公室,在野外。从都市到村野,出繁华入粗朴,十天半个月的进行野外考察,“最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考古发掘项目,我有半年时间没回家。”马赛说。

定点 写坐标

对于考古的意义,马赛心中有自己的答案。“我记得我老师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很多人问我学历史、学考古到底有什么用,就是说我不学历史、不学考古我以前是什么样的我也可以活着,我也可以吃、喝、工作等都不妨碍,但是一个人要有记忆,比如说,我知道我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长大之后是什么样子、谈恋爱是什么样子,这样的话你才是你,比如你得失忆症了,你以前的事情全都不记得了,你虽然还是你,但你已经不是你了。其实,一个民族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这个民族你完全不知道以前发生过什么的话,你就相当于一个患了失忆症的人,就不会像正常人有那么多的不管美好的、泳裤的回忆。考古其实是让这个群体成为一个鲜活的、有记忆的、有情感的人。”

关于新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景好人也好...

自从2015年来过一次新疆后,只要有机会、有时间,她就来。马赛说,“15年第一次来新疆,当时是跟着巫新华老师一个发掘的项目,在木垒平顶山,是一个墓地,当时带着学生参加实习。那一年在整理南疆于阗墓地的一个报告,去了一次库尔勒。第三次是去年去帕米尔高原科考活动,这次是第四次。”

和当地牧民合影

说起对于新疆的感受,马赛说对于考古工作来说,新疆是个很重要的地方。“很喜欢新疆,15年来了之后就一直有机会就来,这边风景好、人也好,遗址也好,这里是一个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尤其作为一个做考古的。因为各个地方是联系在一起的,不管是植物、动物、文化、陶器以及包括一些技术、资源都是在一个交流、交往过程当中发展的,所以新疆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关于丝路:它是一条路,但不仅仅是一条路

亚心网记者:怎么理解天山道?

马赛:主要我的研究是做中原的,以前了解的不是特别多,但是15年来之后开始关注一些包括和新疆、中亚等相关的材料,就发现我们考古上说到的很多问题有可能跟新疆有关系。比如早期一些技术(冶铁、铸铜等)的传播,还有植物的传播,比如粟和水稻这个是中原地区比较原产的、大麦和小麦在中西亚地区有一个交流,所以物种、技术的传播新疆也是一个关键区域。

和当地向导确定地点

具体到天山道,历史上也用的很多,我们这两天看了很多遗址,早到距今三四千年,说明很早就有人在这个地方活动,并且这种活动也带来了各种方面的交流;到了晚期,比如汉代、唐代以后文献上的记载就更多了,中原王朝和草原民族在这个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交流与交往,虽然也有战争,但不管什么形式都是一种交流和交往;更晚到明清,文献记载就更多了,这些来之前也整理了一些,包括探险家、科学家等做的一些植物或者动物标本的采样,当然还有觊觎中国领土的人,走在这个地方做一些调查,了解一些交通线路,所以可以看到我们这次走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是很重要的一个区域。

尤其是走的小山道,就是从伊犁河谷到小裕勒都斯,一直网东南焉耆的这条路,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路。还有一些用的不如这个多,但是也会使用的一些路,阿拉沟、呼图壁、克克苏河的路、南到库车都是当时很重要的一个通道。

为了考察点不得不翻山

亚心网记者:你怎么理解丝绸之路?

马赛:其实我们常说丝绸之路会感觉是一条路,它却是是一条路,但它不仅仅是一条路,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路网,尤其是天山。我们经常说新疆是“三山夹两盆”,天山在中间,应该从整个通行情况而说是最便利一条线路,并且这条线路是有非常多的支线的,包括天山北路、天山南路,我们这次走的实际上是天山中路,巴音布鲁克盆地基本上是在天山中间,这条路向东、向西、向南、向北连接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路,比如阿拉沟古道,虽然这次没有完整的走,只走了一部分,但这条路虽然在文献上记载很重要,但实际上并不好走,它连接两头,一头是巴音布鲁克草原,一头是托克逊、吐鲁番这一带。

工作的N种姿势 

我们就可以想象下,像这样的一条路是有很多其他替代的路的,比如通常文献上记载的银山道,从托克逊往南走到库木什往西拐到焉耆,然后从焉耆再往北走。所以说很多交通线路都是有替换的。不同的人会根据目的地、目的不同,走的季节不同、带的货物不同会选择不同的道路,所以实际上我们看有那么几天大的主要的线路,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交通网。就像大家现在看到的航线图等,是一个网状的结构。

去年走的帕米尔高原也是这样。但它跟这个地方不一样,因为它的地形,可供选择的线路少,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有很多不同的交通线路,比如往西北可以到哈萨克斯坦,往西到阿富汗,往西南到巴基斯坦,往南还可以到西藏,往东到和田这一带,实际上也是一个交通网。所以我们也可以想象,在古代这种物资、技术的传播实际上也是在这样一个网状结构的慢慢向前推进的。

很多东西的传播并不像我们们想象的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有一个人或一群人带着到了很远的另一个地方,像这样的路相对很少。中间有一个非常宽阔的地带,有不同的人生活,慢慢向前推进的,这个也是一种传播的模式。

关于科考:“综合科考让我更加立体的了解一个问题”

亚心网记者:参加过这么多次科考,这次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马赛: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光看文献的话,因为我们的地图往往不会特别详细,所以很多地点很难做到很细致,但如果我们亲自走过的,一些地方啥的也会了解的比较详细。这次科考就是我从牧民口中只道的名字,包括更详细的地图上的名字和之前的二十世纪初的探险家的游记当中的名字可以对上,这样我们就可以很详细的了解到它走的线路。

工作中的马赛

个人觉得,这次科考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它是一个综合科考,比如说有做地质的老师,也有做考古的老师,有做历史的老师,他们会比较了解交通线路,各个方面的老师在的话我们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了解同一个问题,比如说像一条线路的选择。我自己之前看过文献,比如秦老师了解这个地方遗址的情况,我们就可以从遗址的角度去看当时的人们生活的状态和区域,比如像穆桂金老师就会跟你说为什么这个地方好走,什么地方不好走,这样的话你对同一个问题就会有更加立体的了解。

马赛简介:

马赛,女,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博士学位。此后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曾在陕西西周原遗址、山西天马——曲村遗址、新疆木垒平顶山墓地等遗址参与田野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工作。发表有《考古学文化与族群关系的思考——“先周文化”研究反思》、《周原遗址西周时期人群构成情况研究——以墓葬资料为中心》等文章。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关中地区西周社会的考古学观察”等科研项目。2013年——2014年斯坦福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

Tags:马赛   新疆   考古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