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信息网

首页 > 同城信息 / 正文

鲁山好心农妇“www.388622.com捡回”老太太养两年 如今无力扶养

网络整理 2017-02-18 同城信息

老太太拉着姚藏的手不放

□本报记者 王春霞 文/图

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太太在市区街头犯病,被鲁山好心农妇姚藏“捡到”送医并带回了家,这一养就是两年。如今,姚藏年迈的父亲躺在床上需要人照顾,她实在无力同时扶养两位老人,可又不忍心将老太太遗弃。2月15日,鲁山县磙子营乡里沟村55岁的姚藏带着老太太来市区寻亲,未果,无奈将她送至市救助站。

儿子曾受捐助 鲁山农妇做善事回报社会

2月15日下午5时许,记者在市救助站见到了老太太和姚藏,老太太拉着姚藏不放手,死活不让她离开。

10年前,姚藏的儿子张大磊罹患骨癌,丈夫为挽救儿子生命为子移植骨骼,她们家的故事曾刊登在《平顶山日报》等媒体上,社会各界踊跃为张大磊捐款。

“我儿子患病时曾得到过很多好心人的帮助,我不知道如何去报答,只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快人快语的姚藏向记者解释自己扶养老人的“动机”。

由于两次脑梗复发,姚藏说,捡到老人的时间她记不太清楚了。大约两年前的一个夏天,她到市区看病,返家途中看到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太躺在路边抽搐,吐了一摊污物。看老人太可怜,她就把老太太送至磙子营乡卫生院检查治疗。医生说,老人有高血压和胃病。在医院治疗几天后,她把老太太带回了家,心想暂时养着,慢慢帮她找家。

老太太有卒中后遗症,腿脚不灵便,说话也不清楚,问了很多次,也说不清楚家在哪里。姚藏为老人拍照发至朋友圈,也登过报,但始终联系不到老太太的家人。

姚藏的两个儿子在深圳打工,丈夫去深圳帮忙带孩子,她则在家照顾年迈的老父亲和这位老太太。做好饭就给老太太端来,还得为她端屎端尿,换季了就给老人买新衣服。

“捡到她时,她身上装着1700块钱,她说是要饭、捡破烂攒的,平时吃药打针啥的,我从来没花过她的钱。这钱到现在还在她身上。”姚藏说。

为补贴家用,姚藏冬天卖烤红薯、夏天卖水果。之前她外出时,老父亲会在家做点饭,帮助照顾一下老太太。现在,97岁的老父亲不会动了,躺在床上,靠她照顾。她实在是无力再扶养这位老太太了。

有人说姚藏是二百五(方言,傻子),劝她把老太太“扔了”。

姚藏不忍心:“我不会做那样的事儿,不亲自把她送到她的家人手里,我不放心呀!”

2月15日一早,姚藏雇了一辆车,带着老太太来市区找家。根据老太太嘴里时而冒出的“总机厂”“五条路”等地点,姚藏找了半天,无果。

有好心群众建议她打110。

民警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要将老太太送至市救助站。老太太哭着拉住姚藏不让她走,没办法,姚藏只好跟着老太太一起来到了市救助站。

救助站帮老人寻亲无果 老太太拉着姚藏的手不放

2月15日下午,记者对老太太说:“你先住救助站,让姚藏回家吧。”老太太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不中,不中。”“她待你咋样呀?”“可好!”老太太拉着姚藏的手不放。

市救助站办公室主任魏金生耐心询问老太太叫什么名字,家在哪里。老太太说,自己叫杨芳芳,一个儿子叫王庆勇,一个儿子叫王治国,女儿叫王红亚。魏金生求助警方的朋友,通过户口系统查询到一个叫王庆勇的人,发过来王庆勇的身份证照片,让老太太辨认是不是她儿子。老太太说是。魏金生一面想办法联系王庆勇,一面将老太太的照片及相关信息编好发至朋友圈。记者立即转发了这条寻亲信息,但一直没有收到有价值的线索。

当天下午6时许,记者让老太太“好好想想,家在哪个小区”,老太太嘴里突然蹦出了“沁园小区”四个字。大家似乎看到了希望,魏金生驾车,带着记者、姚藏和老太太一起来到沁园小区转了一大圈,不料老太太看到哪儿都说“不是,不是”。

眼看着天已渐渐黑下来,魏金生建议姚藏和老太太先住在救助站,次日继续寻找。

昨天,魏金生向记者反馈信息说,通过警方查找,他们联系上了那位家住“卫东区开源中路东3号院”的王庆勇,但是这位王庆勇说自己的老妈在家,并未走失。

由于老太太脑子不太清楚,无法判定她说的信息是真是假,姚藏还要回去照顾老父亲,昨天已返回鲁山家中。

目前,这位自称“杨芳芳”的老太太住在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仍在积极为其找家。如果哪位读者认识这位老太太或其家人,请拨打晚报热线4940000或通过平顶山晚报官微向我们提供线索。

Tags:鲁山好心农妇“捡回”老太太养两年 如今无力扶养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