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一句话让爱国学生愤怒,纷纷前往南京请愿

网络整理 2019-06-21 最新信息

文/高飞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次日,日军侵占沈阳,此后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的经过想必每个中国人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在此就不多说了。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聊聊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对日态度,以及当时他对学生运动的处理。因为这部分内容中学教材里讲得少,了解的人也不多。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一句话让爱国学生愤怒,纷纷前往南京请愿

一、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对日态度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已经向世界昭示了日本武力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这个时候,即使国民政府再不想表态,也已经不可能了。熟悉近代历史的读者都知道,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前,蒋介石正忙于"攘外安内"、巩固政权,这在进行对红军的第三次围剿(1931年7月~9月)。九一八事变的突然爆发,让蒋介石多少有些措手不及。9月23日,蒋介石在南京发表公开讲话,阐明了他的对日态度,他说:

"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一句话让爱国学生愤怒,纷纷前往南京请愿

对于为何采取这一立场,他解释说:

"此刻暂且含忍,决非屈服,如至国际条约信义一律无效,和平绝望,到忍耐无可忍耐且不应忍耐之最后地步,则中央已有最后之决心与最后之准备,到时必领导全体国民,宁为玉碎,以四万万人之力量,保卫我民族生存与国家人格。"

总结以上两段话,蒋介石的态度就是对日军的侵略行为采取暂不抵抗的态度(逆来顺受),等待国际联盟的裁决。如果裁决不成,那时候和平无望,咱们再奋起反抗,"以四万万人之力量,保卫我民族生存与国家人格。"

虽然我们可以站在"事后诸葛亮"的立场上说他的这个态度是比较理智的,一则是为了不让日军找到借口扩大侵略,二则是可以为备战赢得时间,三是静观国际局势的变化。但是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蒋介石的对日态度是有问题的。历史证明,这个对日态度是不明智的。蒋介石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一句话让爱国学生愤怒,纷纷前往南京请愿

二、九一八事变后的学生运动及政府的应对措施

九一八事变让国人群情激奋,特别是青年爱国学生,他们恨不得端起枪立马冲到前线和日本人拼杀。但是蒋介石的对日态度又让学生们非常失望。于是,全国掀起来了大规模的学生爱国运动。

9月20日、22日北平学生接连向国民政府表示坚决抗击日本入侵之态度,并愿"做政府后盾",希望政府能"立息内争,一致对外"、"依顺民情,积极备战"等。南京学生甚至公开"敦促外交当局,严重向日交涉",并表示 "全国同胞本敌忾同仇之精神,在政府指挥下,奋发图存。"而蒋介石的应对措施是告诫全国人民,"服从统一之指挥"、"服从政府,尊重纪律,勿作轨外之妄动。" 并在《告全国国民书》中要求国民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团结一致,信任政府。

25日,有北京教职员致电南京指责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此次日本入寇东省,如入无人之境,辽吉既已沦陷,平津又受威胁,似此情势,尚能持不抵抗主义乎!"同一天,上海教育界救国联合会致电国民政府:"如有临敌畏退,或和日本为局部之交涉,不惜奴颜婢膝,媚敌以求幸存者,与国人共弃之。"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一句话让爱国学生愤怒,纷纷前往南京请愿

为了不让事态扩大,蒋介石电令山东韩复榘注意防止民众反日情绪和行为被激化,避免给日军扩大侵略的借口。他在电报里说:"我政府正严重交涉中,各地方民众爱国心理之冲动,自所难免。但切不可有激烈反日运动及报复暴举,使日更有所藉口,使外交益陷困难。应力持镇静,严守秩序。请兄负责维持为要。"

但是,学生运动并没有平息的迹象,而且呈现扩大的态势。北京、上海、南京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更有甚者,学生们直接前往南京总统府请愿,要求"面见蒋介石"。28日,蒋介石接见了请愿的学生。第一次接见后,双方都不满意,情况并没有好转。此后,上海等地的学生纷纷前往南京进行请愿活动。29日,蒋介石致电上海市长张群,对上海处置学生运动的措施表示不满。他要求张群约束学生,不准学生"入京"。他在电报中说:"学生此等浮动散漫举动,徒表示我民族无能,中以为此事是上海当局不顾大局之咎也。"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一句话让爱国学生愤怒,纷纷前往南京请愿

30日,蒋介石第三次接见请愿学生,情况仍旧不见好转。大规模的学生请愿活动已经威胁到了政府的威信。蒋介石公开表示:"嗣后国内如有违反革命纪律,或挠乱秩序者,政府当本其职守以制止之。"这就等于是明确表示要镇压学生运动。

此后,学生将攻击的矛头转向了国民政府。

时间很快到了12月,聚集在南京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在北京、济南等地发发生学生在车站堵车,阻碍南北交通的事情。蒋介石下令驱逐滞留南京的学生。

12月15日,学生们殴打了时任执委委员的蔡元培和行政院代理院长陈铭枢;紧接着17日,学生捣毁《中央日报》社,并和军警发生冲突。至此,学生运动已经超越了政府的控制。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一句话让爱国学生愤怒,纷纷前往南京请愿

三、最后的结果

首先,蒋介石下野。1931年12月15日,在学生运动的大潮中,蒋介石被迫宣布下野。一周之后,蒋介石与宋美龄离开南京返回老家奉化溪口。但是,由于蒋介石已经掌权四年多时间,他牢牢地控制着军力、财政等。加上宋子文的鼎力协助,一个月后,蒋介石就复出了,重返南京恢复职务。

其次,学生运动被武力镇压。迅猛的学生运动让国民政府倍感压力。12月18日,首都卫戍司令谷正伦奉命派军警数千人包围成贤街、大石桥、石婆婆巷及中央大学,把6700名北平学生、2500名济南学生、千余名上海学生强行遣返。与此同时,国民政府严令各地军政当局,禁止学生团体出境游行示威,严令学生"迅即觉悟,服从法纪,遵守秩序",如再有借口爱国之暴动行为发生,"应由各地长官严厉处置"。19日,南京各校学生决议复课。至此,由九一八事变引发的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被强力镇压。

最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从此背上了"不抵抗"的骂名。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当初所采取的"逆来顺受"的态度并没有换来日军的"好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而国际联盟的裁决也并没有任何结果。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罪名由此被坐实。

本文作者:历史控(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4450505650733575/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蒋介石   日本   南京   沈阳   上海   历史   宋美龄   张群   韩复榘   体育   交通   蔡元培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