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还原历史细节,看大明王朝的基层生态,聊聊明朝民间的那些事儿

网络整理 2019-06-11 最新信息


还原历史细节,看大明王朝的基层生态,聊聊明朝民间的那些事儿

明朝是许多影视剧、历史书籍的热门题材,今天介绍的这本书,讲的也是明朝的历史。但这本书的特别之处是,它不讲帝皇、上层精英的故事,而是给我们讲,明朝的基层社会是什么样儿的。

这是一本非虚构的历史纪实,作者马伯庸整理了各种史料,还原了几个发生在民间的历史事件。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由税负引起的历史事件。

这段历史发生在徽州府,它就在今天的安徽省里。有史料记载,这个地方的老百姓都比较热衷打官司,都习惯准备一个小账本。

平常,他们把别人的言行举止记下来,要是打官司了,就拿出小账本,作为诉讼时的证据。

在徽州府下面,有六个县,其中最大的一个叫歙(shè)县。作为具有法律意识、精明的徽州人,歙县的百姓发现,两百年来,自己的头上竟然压着一座不公平的税负大山——“人丁丝绢税”。

说它不公平,一是这笔税只有歙县单独负担,其他五个县都不用交;二是歙县不生产生丝,百姓必须先把粮食换成银子,再拿银子去买生丝交给官府,这实在不合理。

第一个发现这个问题的,是一个管粮钱的小官吏,他向上级也就是徽州府反映情况,并且提议,这笔税应该由六个县一起分担。

可徽州府的回应比较敷衍,他们担心,一旦把这笔税改为六个县共同负担,其他五个县肯定不轻易配合,那么工作就会增加许多麻烦。

但小官吏没有就此放弃。他果断带着报告,上京告状。让他喜出望外的是,作为中央机构的户部,很快给出了支持的意见。

谁曾想,这一告,让小官吏在回乡的途中遭到了危险。劫后余生的他没敢再回徽州,而是躲到了其他地方。

告状的人失踪,税负的事只好被迫搁置。

歙县的人们没有就此罢休,这时,歙县的知县站了出来。他同样向上级递交了一份报告,重申六个县共同分担“人丁丝绢”的诉求,同时,还找来本地的一批乡绅联合署名。

这些乡绅在官场有人情网,又坐拥巨大的田产,地位举足轻重,他们是歙县的实际统治者。所以这份报告具有相当分量。

看到歙县的行动,其他五个县也不甘示弱了,他们也提交了报告。在报告里他们举反例说,松江府的绿豆,淮安府的药材,都是只由一个县征收的,其他县则不用管,歙县单独交丝绢税,不存在什么问题。

还原历史细节,看大明王朝的基层生态,聊聊明朝民间的那些事儿

他们还考察了歙县的几个乡,发现那里以前经营过桑园,这说明生丝曾经是歙县的特产土贡,所以朝廷在当年定下这笔丝绢税,合情合理。

在之后的半年里,这场辩论愈演愈烈,甚至各个县的老百姓也纷纷出动,到相关部门上访告状,导致江南一带闹得不可开交。

最后事情是怎么解决的呢?

是地方官府主动吃了一点儿亏。他们出台了这样的税收方案:

歙县依然独自承担“人丁丝绢”税,但同时,减少其他部分的税负。减少的部分由官府来负责。至于其他五个县,则不需要多交一分。

你可能有疑问,为什么是官府承担税负呢?因为明代的税收混乱,地方官府存在着重复征税。为了平息纷争,同时也避免有人挖出重复征税的问题,所以地方官府愿意掏出点钱,把亏空补上。

于是,这场持续十年的大纷争,终于落下帷幕了。

不过,接下来我们要聊的这件事,却没那么容易解决了。这段历史仍然发生在徽州府,主角则是徽州府下面的婺源县。

有一件事让婺源的乡绅十分担忧,那就是,整整六年,本县只出了一名进士和两名举人。婺源是科举大县,出这样的成绩实在说不过去。

这不是面子问题,而是关乎地方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分配。这个成绩意味着婺源县在未来二十年,朝廷里将没有自己人。地方起了纷争,谁来表达意见?本地的利益,谁来维护?

正当大家发愁的时候,有人发现了问题所在——是“龙脉”受了影响。

婺源的“龙脉”是座连绵的大山,原本树木繁茂、水土丰润,可后来山里来了许多灰户,也就是开采石灰的匠人,绿水青山就不见了。显然,“龙脉”的风水是被他们破坏的。

乡绅们一听,认为有道理,于是联名上书,要求县里的官府禁止开采石灰。

这回,轮到县里的官员发愁了。我们刚才提过,乡绅有很大的影响力,是地方的实际控制者,面对他们的诉求,地方官员不能不管。

可另一方面,禁止开采石灰相当于断了人家的生计,灰户的规模不小,搞不好会引起骚乱,也不能说禁就禁。

不过,他们还是想出了解决方案:由县官府出面,向灰户买下山地,这样,“龙脉”变成官府所有,禁止开采石灰名正言顺,同时灰户也得到了补偿。

还原历史细节,看大明王朝的基层生态,聊聊明朝民间的那些事儿

但是,事情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顺利。山地是收归官府所有了,可禁止开采石灰的规定,却一直难以执行。不少灰户在花光银子之后又溜了回来,偷偷摸摸做起了旧营生。

一个原因是,失业的灰户很难找到其他生计,另一个原因是,背后有利益集团的参与。

这利益集团是当地的大家族,他们先是以祖坟在“龙脉”上需要保护为理由,主动请命负责看管“龙脉”,并承诺,费用和人员都由自己承担。官府一听,盘算着可以节省衙门的人力物力,便爽快答应了。

当这个家族进山之后,他们则以保护的名义,将四周守得严严实实,让“龙脉”变成自己的地盘,然后再把灰户雇回来,继续采石灰的生意。

这样的操作持续了一段时间,最后被揭发了。不过,虽然主犯被判了刑,但按照明朝的规定,这种程度的犯罪,上缴一定数量的大米稻谷就可以抵消刑罚,所以这次的惩治没多少震慑力度。

直到新的地方官上任,保护“龙脉”才开始动真格。比如,官府规定,所有的石灰窑都要登记,并且在官府的监督下进行填埋;举报开采石灰的百姓可以获得奖励;如果发现某个乡有人采石灰,该乡的负责人也要一起受罚。

有了这些措施,加上民众的配合,“龙脉”的保护工作终于有了成果。第二年的科举考试,婺源县一举高中了五个学子,全县上下一片欢腾。看来,婺源县的运气回来了。

然而,当地百姓与灰户、利益集团的斗争还没结束。这场较量持续了六十年,一直到了清代,保护“龙脉”的运动仍在继续。

在《显微镜下的大明》这本书里,历史的细节、百姓的决策和行为是主角,我们不仅看到了生动的故事,更看到了历史背后,推动时代前进的具体力量。

本文作者:仁仁阅(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0780971270078980/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明朝   历史   歙县   婺源   经济   安徽   政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