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张良自选留侯的高明!因为他看懂了刘邦对不同功臣封侯的用意

网络整理 2019-06-07 最新信息

刘邦当皇帝的次年正月,便开始着手封赏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功臣,他特意提出来一个人——张良,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张良的功劳。

于是,他让张良自己从齐地选择三万户。

张良却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主上汇合在留县(今江苏省沛县东南),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

齐国自古就有渔盐之利,富庶异常,不是一个贫穷落后的留县能够比拟的,那为什么张良不要这个厚封,而是自愿选择了一个既穷又小的留县呢?

不是张良傻,不知道哪块地儿好哪块地儿赖,也不是张良觉悟高,自愿艰苦奋斗,给其他人做个榜样,而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张良自选留侯的高明!因为他看懂了刘邦对不同功臣封侯的用意

张良是智谋之士,自选留县这么一个地方,既不会引起其他自恃功高的人的嫉妒,也不会遭到刘邦的猜忌,说到底,要了厚封,是有生命之虞的。

刘邦封赏功臣有两个突出特点,封的只是侯爵;封赏较重的都是早期跟随刘邦的老人,尤其是沛县人。

这说明两点,刘邦这时候脑子里已经有了非刘氏不得封王的想法,只是时机不成熟,没有完全暴露出来而已;不是沛县老人,是不会得到刘邦内心深处信任的。这些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刘邦还没有说,但像张良这样的谋略家,是完全可以从一些事情的端倪中猜测出来的。

张良自选留侯的高明!因为他看懂了刘邦对不同功臣封侯的用意

刘邦让张良自择齐地三万户,看起来是给了他最高礼遇,反而说明他正好不是刘邦最信任的人。

刚起事的时候,张良不是刘邦的人。他的祖父、父亲两代都是韩国的丞相,韩国被秦朝灭亡后,张良为了报仇,曾经刺杀秦始皇,失手后逃避躲藏起来。过了十年,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人响应。景驹自立为代理楚王,驻扎在留县,张良打算前去追随他,半路上碰到刘邦,便归附了他。

楚怀王是项梁拥立的,这时候,天下义军的共主名义上是楚怀王,实际上是项梁。韩国王子成有贤名,张良向项梁建议得立为王,项梁同时任命张良为韩国司徒,这说明,张良首先是韩王的人,其次才是刘邦的人。

鸿门宴前夕,项羽要杀刘邦,项羽的叔叔项伯因为张良对他有救命之恩,劝张良赶紧逃走。张良说,我是替韩王伴送沛公的,如今情况紧急,逃离而去是不合道义的。张良力劝项伯与刘邦相见,并促成两人成为儿女亲家。项伯提前向项羽说了好话,到刘邦赴鸿门宴时,项羽始终下不了决心杀刘邦。

张良自选留侯的高明!因为他看懂了刘邦对不同功臣封侯的用意

【鸿门宴】

宴席上,范增让项庄舞剑,想借机杀了刘邦,由于樊哙的保护,没有得逞。宴席还在进行当中,刘邦、樊哙等人逃走,留下张良向项羽致歉,也就是和项羽周旋,项羽并没有为难张良。也就是说,项羽也认为张良并不完全是刘邦的人。

刘邦被封为汉王,张良并没有跟随他到封国去,只是送了他一程,然后回到了韩王成身边。当项羽杀了韩王成,张良这才又回到刘邦身边。

这一切都说明一个问题,早期的张良,并不完全是刘邦的人。既然这样,刘邦让张良自择封地,有把张良当做客卿对待并客气一番的意思,也有试探张良的意味。

刘邦当皇帝后,开始诛杀异己,尤其是项羽阵营中人。

张良自选留侯的高明!因为他看懂了刘邦对不同功臣封侯的用意

【刘邦】

原来的临江王共讙,曾经效忠项羽,反叛汉朝,高祖派卢绾、刘贾去攻打,没有打下来,共讙自己投降了,但刘邦还是把他杀了。燕王臧荼造反,被擒获后,让卢绾当了燕王。利己造反,刘邦到达洛阳后,召见全部在册的列侯,利几心里害怕,所以造反了。其根本原因,他们都是项羽的部下。

最明显的例子当属韩信。

在韩信改封、降爵位以及后来被杀的过程中,张良没有一言,没献一策,又是为何?

张良清楚地知道,天下已经归于一统,这时刘邦心里想的是利益怎样能够最大化地归于刘氏一家,如何让这个最大化的利益永久地留在刘家?

所谓的封赏,只不过是一种安抚手段而已,特别的封赏,只能给特别的人,张良敢当这个特别的人吗?!能够向皇帝要赏的人只能是小人物,因为他们讨的是小赏,皇帝放不在心上。

要大赏的只有两种人:能够控制皇帝,像后世的曹操司马昭等人;另一种就是自寻死路的人。张良是智谋之士,是绝对不会自陷绝境的。

皇帝已经说出来要你自己选择,张良不选择也是不行的,因为皇帝的话就是圣旨,不要封地都是违背圣旨,这实实在在是一道难题。

张良自选留侯的高明!因为他看懂了刘邦对不同功臣封侯的用意

智者就是智者,机缘凑巧的是,张良和刘邦相遇的地方叫做留,要下这么一个"天意"所瞩的地方,刘邦还能有什么话说!张良自要留县还有一层意思,留者,留也,那意思是向刘邦表明,是你要我留下来的。凭张良的智慧和刘邦的悟性,两人马上就会明白这一点,此后两人也是心照不宣,相安无事。

留下来的张良,再也不建一言,不献一策,国家政务有萧何,他实在是没有多少事情可干,说一句多一句,多说了无益,这时的他真正是少说为佳。

吕后为了太子的事情一定要他想办法,他也只是出了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主意,让商山四皓跟在太子身边。刘邦曾经也想笼络这四个人,不得。张良出这样一个主意,从吕后这方面来说,我说了,请得来请不来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从刘邦这方面来说,即便是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太子请这样的人有什么不对吗?你自己不是也想请嘛!

张良是古代军事战略家,不是萧何一类的政务政治家,这类人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有着极大的作用,到了和平年代,其作用基本丧失,除非在皇帝选定的接班人以外有人想篡权当皇帝。所以说张良是智者,就是他很明白自己的历史地位,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候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张良自选留侯,是智者的选择!

文|长空星照

本文作者:古今纵横谈(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931254889578548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刘邦   张良   韩国   项羽   吕雉   楚怀王   项梁   韩信   樊哙   萧何   卢绾   司马昭   范增   韩成   汉朝   曹操   沛县   项伯   秦始皇   高明   江苏   陈胜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